為什麼孩子履勸不聽文:陳儒晰 台灣育達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暨幼兒保育系教授 福建閩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幼稚教育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教保專業核心課程審認合格教師 台灣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人員 台灣幼兒園新課綱輔導人員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面對一會兒小天使、一會兒小魔鬼的孩子多元面貌之父母,心中最煩心的就是,為什麼我的孩子有時候說話會聽,有時候怎麼說就是聽不懂、教不會、做不到。明明前一秒還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父母,乖巧地聽父母的話;下一秒馬上變成小惡魔,怎麼說都說不動,讓父母非常頭疼,甚至脾氣都上來了。 以前的父母面對這種情況,大多是採取打罵或體罰的方式,先打再說,不聽再打,直到孩子安靜或不再表現「脫序」的行為。現代的父母大多不會採取傳統體罰方式,喜歡用說道理或同理心的人本主義立場,以平等的地位跟孩子溝通、溝通、再溝通。我來當好人、扮白臉,另一個壞人、扮黑臉就由其他人擔當;有時是爸爸或家裡看起來比較凶的親友,有時就說警察或壞人會把你抓走。 事實上,我們應該回歸孩子發展的本質與事情的癥結,才能採取適性且具教育意涵的有效教養策略。教育心理學認為六歲以前的孩子,處於無律或他律階段。換句話說,孩子的行為表現,一方面受到生活情境裡的重要他人之行為影響,另一方面會因為行為表現的後果,而增強或消弱孩子再次表現特定行為的次數和頻率。 父母是孩子日常生活裡的重要他人,孩子的行為表現當然就是模仿父母、學習父母。所以說,下次面對孩子的「脫序」行為,請先想想看是不是自己做了錯誤的示範,例如:要求孩子吃飯不能掉飯粒,自己是否有做好餐桌禮儀的好榜樣;要求孩子說話要有禮貌,自己是否說話得體、用字合宜、音量適當。 此外,若父母想要教育孩子不再表現「脫序」行為,也要適時採取合理的處罰方式。我們並不是要父母回歸傳統採取體罰作為,而是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想要做的事情,作為表現「有序」行為的獎勵。重點在於持續且能自主地表現「有序」行為,而不是只讓孩子專注在物質獎賞,也不是要讓孩子害怕處罰而產生焦慮或自卑。 「由儉入奢易,由奢返儉難」,孩子「脫序」行為的表現與改變亦是如此。想要立即快速地端正孩子的行為表現,不可能一蹴可及,需要多花點時間找出癥結,才能對症下藥。當代父母受到速食社會發展的影響,較少耐心與恆心來做這件事情。事實上,教育本來就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工作,只要父母有心,我相信孩子會看到父母的用心而自主改變自己的行為。 |